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成立于1973年,先后隸屬于原國家第五機械工業部、機械委、機械電子工業部、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,1999年劃轉到河南省人民政府舉辦,由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(河南省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局)管理。2001年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高等職業技術學院,2006年以“優秀”等次通過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,2013年成為國家骨干高職院校,2015年成為教育部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院校,2016年成為全國首批教學質量診斷與改進試點院校,2017年成為國家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,2019年進入“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”計劃。
學校坐落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——南陽,有孔明路、光武路和文化路3個校區,占地1200余畝,建筑面積60萬平方米,固定資產總值11億元,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.6億元,圖書館紙質藏書120萬冊。有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3個,省級示范性實訓基地3個,省級工程實驗室1個,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,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。
學校有機械工程學院、機電自動化學院、汽車工程學院、城市建設學院、經濟管理學院、電子信息工程學院、環境工程系、應用外語與國際教育系、繼續教育學院等14個教學單位,開設有先進裝備制造、智能控制、電子信息、汽車技術、經濟管理、空間信息、通用航空等12個專業群63個專業,有國家骨干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5個、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骨干專業6個、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5個、中央財政支持的“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”建設專業2個、河南省特色專業7個、河南省“專業綜合改革試點”專業9個。全日制在校生21000余人。
學?,F有教職工1000余人,博士、碩士學位500多人,專業課“雙師型”教師90%以上。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,省級教學團隊10個,技能大師工作室6個,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,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,“中原千人計劃”教學名師1人,省職業教育教學專家3人,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5人,省學術技術帶頭人3人,市廳級學術技術帶頭人、拔尖人才、青年優秀人才21人。
學校堅持德技并修、工學結合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,實施“1+X”證書制度,開展現代學徒制、校企“雙主體”、訂單式、導師制、技能競賽引領、分類培養等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,榮獲國家教學成果獎1項、省級教學成果獎18項;參與建設國家專業教學資源庫5個,主持國家級精品資源課10門、省級精品資源課20門,主編國家規劃教材5部、省級立體化教材10部,榮獲全國職業院校“實習管理50強”“教學資源50強”。學生在全國技能大賽中獲獎360多項。
學校依托軍工行業企業,成立了河南國防科技工業高等職業教育集團,與中國兵器工業集團、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、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空空導彈研究院、中國船舶重工集團七一三研究所和長安汽車集團、上海汽車集團公司、中航國際廈門天馬微電子集團等500多家企事業單位在專業建設、人才培養、師資隊伍建設、實訓基地建設和畢業生就業等方面開展了廣泛合作。建有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數據與應用南陽分中心、北斗導航系統南陽分中心,成立智能制造等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3個、柔性制造河南省工程實驗省級科研平臺2個,南陽市供應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市廳級科研平臺16個。開展有軍工系統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資格鑒定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、職業院校骨干教師素質提升培訓、鄉村振興農民職業培訓等項目,教師在核心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000多篇,申請專利600多件,完成地廳級以上項目1200多項。
學校與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35所院校建立了合作機制,先后引進了德國、加拿大、美國、俄羅斯等國家的專業標準和專業教學資源,招收有印度尼西亞、南非等國家留學生。先后有10余個國家80余名外籍專家來校從事教學科研及學術交流活動,派出200余名教師出國(境)進修和交流。
學校堅持軍工辦學特色,注重軍工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,培養學生“忠”、“毅”品性、“嚴”、“細”作風、“精”、“優”質量觀念的培養。就業率保持在98%以上,學校榮獲“全國就業先進工作單位、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、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、河南省文明單位、河南省普通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、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、河南省文明學校、河南省學校行風建設先進單位、河南省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‘三下鄉’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、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、河南省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。
新時代,新高職,新使命。學校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,全面貫徹“職教20條”,積極服務軍民融合發展、制造強國、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和“一帶一路”倡議,爭取早日把學校建設成為“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”!
(以上數據截至2019年07月1日)
院系設置
- 機械工程學院
- 機電自動化學院
- 城市建設學院
- 經濟管理學院
- 汽車工程學院
-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
- 環境工程系
- 應用外語與國際教育系
- 繼續教育學院
- 體育教學部
- 基礎科學教學部
- 馬克思主義學院
- 藝術教育中心
-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
河南工院歷史沿革:
1973年10月24日國家第五機械工業部創建"五三一機械工業學校",校址在河南省濟源縣。
· 1978年"五三一機械工業學校"更名為"中原機械工業學校"。
· 1979年學校由濟源縣搬遷到南陽市。
· 1987年隸屬于國家機械委。
· 1988年隸屬于機械電子工業部。
· 1991年隸屬于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。
· 1999年隸屬于河南省人民政府,由省國防科工委舉辦和管理。
· 2000年洛陽兵器工業職工大學并入中原機械工業學校。
· 2001年河南人民政府批建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,中原機械工業學校改制更名為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。
· 2006年學院在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“優秀”,同時獲得“河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德育工作評估優秀單位”“河南省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評估優秀單位”。
· 2007年學院被中共河南省委、省政府命名為“省級文明單位”。
· 2008年學院被確定為“河南省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立項建設單位”。
· 2009年學院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“河南省職業教育攻堅工作先進單位”。
· 2010年學院被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授予“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”,被教育部、財政部確定為“國家骨干高職院校立項建設單位”。
· 2012年學院被國務院授予“全國就業先進工作單位”,蟬聯“河南省文明單位”。
· 2013年學院舉辦建校40周年系列活動,并順利通過國家骨干高職院校驗收。
· 2015年學院成為教育部首批100所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之一。
· 2016年成為全國首批教學質量診斷與改進試點院校。
· 2017年成為國家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。
· 2019年進入“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”計劃。
河南工院學校領導:
領導分工
學院領導 |
兼職社團及職務 |
|
黨委書記溫道軍 |
主持黨委全面工作,聯系電子信息工程學院。 |
全國機械行業現代機電技術職業教育集團聯席理事長 |
黨委副書記、校長王偉 |
主持行政全面工作,聯系城市建設學院。 |
無 |
黨委副書記杜建根 |
負責黨建、組織、人事、信息化等方面的工作。分管組織部(黨校)、人事處(教師發展中心)、網絡管理中心、柔性制造河南省工程實驗室、智能控制河南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、高分河南數據與應用中心南陽分中心(含北斗分中心建設)。代管紀檢監察室。聯系機械工程學院、機電自動化學院。 |
河南省遙感協會副理事長、中國機械工業教育協會理事 |
黨委委員、副校長王仁偉 |
負責宣傳、統一戰線、穩定、精神文明建設、校園文化、學生、財務、共青團、招生就業、創新創業、校友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、高教研究、信訪、機要、保密、檔案等方面的工作。分管黨政辦公室(統戰部、維穩辦、保密辦、信訪辦)、宣傳部(文明辦)、學生工作部(學生處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)、財務處、招生就業處(校友辦)、團委、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研究中心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。聯系汽車工程學院。 |
無 |
黨委委員、副校長劉紀山 |
負責資產管理、基本建設、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工作。分管國有資產管理處、基建處、后勤管理處、后勤服務中心。聯系環境工程系。 |
無 |
黨委委員、副校長賈慶成 |
負責教學管理、教學督導、產教融合、校企合作(職教集團)、繼續教育、社會培訓、圖書等方面的工作。分管教務處(質量管理辦公室)、產教融合發展中心(軍工職教集團秘書處)、繼續教育學院、教學督導室、圖書館。聯系經濟管理學院、基礎科學教學部。 |
無 |
黨委委員、紀委書記李榮勝 |
掛任方城縣委常委、副縣長。 |
無 |
黨委委員、工會主席屈保中 |
主持工會工作。 負責安全保衛、科技、外事、國際教育、衛生防疫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工作。分管黨委武裝部(保衛處)、科技外事處、校醫院。聯系體育教學部、藝術教育中心。 |
無 |
黨委委員、副校長樊有平 |
負責審計、離退休、關工委等方面的工作,兼任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。分管審計處、離退休工作處、關工委。聯系應用外語與國際教育系。 |
無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