謠言廣泛傳播,一方面源于人們面對突發公共事件時的恐懼與求知心理,另一方面也是科學的、準確的信息不夠充分和及時的體現。
謠言消解了對醫療專業人士的信任,掩蓋了他們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犧牲,比如“萬物治肺炎系列謠言”號稱白酒、吸煙、香油都能治療肺炎,就容易讓人誤入歧途而不相信醫生。
謠言最大的壞處是造成恐慌??只判跃歪t,導致醫院和醫療資源被“擠兌”。武漢人成為了病毒的隱喻,所到之處遭受冷遇、躲避。
有學者將新媒體時代的謠言傳播公式修改為:謠言的流通量=事件的重要性×事件的模糊性×傳播者影響力/公眾批判能力。
給真相穿上科學的跑鞋,給人心穿上智慧的外衣,給公開渠道一輛“超跑車”,也許是幫助真相跑贏謠言的最好辦法。
謠言止于智者,科學是最好的謠言“粉碎機”。我們看到鐘南山、高福、李蘭娟等醫療和科普人士及時站出來,澄清謠傳謬誤,普及防疫知識,用事實擊敗訛傳,用科學擊碎謠言。我們看到丁香醫生等專業渠道保持科學理性的態度,客觀地發布認識疫情、預防疫情的知識和數據,為穩定人心注入更多“鎮靜劑”。
謠言止于公開,及時也是最好的謠言“粉碎機”。國家衛健委、湖北省市政府等部門提高信息透明度,新華社等媒體增加相關新聞報道量,各具有影響力的媒體平臺廣泛傳播辟謠信息,顯示了巨大的力量,很大程度上阻擊了謠言傳播的腳步。
謠言也止于法律,最高法昨天提出的“不是所有的不實信息都要進行法律打擊,但是在決戰新型肺炎的特殊時刻,有些謠言必須嚴厲打擊”,讓我們看到,打擊謠言的法律手段也更科學了。